别 名: 丁香、华北紫丁香、百结、情客、龙梢子
学 名: Syringa oblata Lindl.
科 属: 木犀科 丁香属
丁香花芬芳袭人,为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。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,是中国的名贵花卉。欧、美园林中广为栽植。紫丁香在中国园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。开花时,清香入室,沁人肺腑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,芳香四溢,观赏效果极佳。常种植于公园、花园、庭院以及路边,还可以用于切花;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,可净化空气。紫丁香的叶入药,味苦、性寒、有清热燥湿的作用,民间多用于止泻。用紫丁香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,其疗程短,退黄作用显著。
花语:丁香花称为天国之花,具有高贵的香味,自古就倍受珍视。丁香花的花语是:受到这种花祝福的人,有光辉的人生;由于太聪明,而有喜欢走捷径的毛病;希望在追求的过程中,别忘了最终的目的。
植物文化:紫丁香于春季盛开,香气浓烈袭人。由于丁香花朵纤小文弱,花筒稍长,故给人以欲尽未放之感。宋代王十朋称丁香“结愁干绪,似忆江南主”。历代咏丁香诗,大多有典雅庄重、情味隽永的特点。
《辞源》:【丁香】:中国所产木犀科灌木紫丁香的花蕾。丁香花未开时,其花蕾密布枝头,称丁香结。唐宋以来,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,比喻愁思郁结,难以排解,用来写夫妻、情人或友人间深重的离愁别恨。
杜甫《江头四咏》“丁香体柔弱,乱结枝犹垫。”
李商隐《代赠》“芭蕉不展丁香结,同向春风各自愁。”
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和西南。喜光、耐寒,耐干旱贫瘠。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高可达5m,树皮暗灰褐色,浅沟裂,枝条粗壮无毛;叶广卵形,通常宽度大于长度,宽5-10cm,端尖锐,基心形或楔形,全缘,两面无毛;圆锥花序长6-15cm,花萼钟状,有4齿,花冠堇紫色,端4裂开展,花药生于花冠中部或中上部。蒴果长圆形,顶端尖,平滑。花期5月,果期9月。



















详见中国植物志
